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管理学》课程建设及申报特色
一. 何为管理学?
我校《管理学》课程2020年被评为国家一流课程,是课程团队适应时代发展、多年建设与改革的结果。
1.课程建设特色
1988年我校在开设了4年《企业管理》课程的基础上,开出了《管理学原理》课程,作为管理学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1998年更名为《管理学》,并被评为学校优秀课程。 课程团队较早地树立了“互联网+教学”的意识,2000年开始利用多媒体手段推进教学改革,建设企业管理案例素材和经典文献,设计“网上冲浪”板块,丰富课前预习和课后拓展学习资源,采取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持续推进课程资源建设与改革。2005年被评为我校首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此后,不断充实网络学习资源和本土化案例,2018年起制作课程核心内容教学单元微视频集,充实线上线下案例、丰富知识性弹题、课前阅读和课后拓展学习材料等,并在中国大学MOOC网上线并同步为SPOC,2019年作为学校首批金课立项,并被评为自治区一流课程,2020年被评为国家一流课程。
2.找准课程定位
03
学情分析决定教学重心
由于绝大多数大一学生缺乏对社会组织实际管理运行的感性认知,来自边远落后地区的学生更是如此。教学中即便引入管理案例,学生也会因缺乏亲身体验而难以深刻领会,从而影响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课程教学的重点是要善于引导学生结合他们最熟悉的校园生活和身边的实际管理情景建立起角色意识,比如学生到校就会遇到的选课管理问题、学生会管理问题、班级管理问题等,引发学生思考管理的重要性和管理与个人生活的紧密关联性,进一步从而将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上升到对现实中的个人成长、组织发展乃至国家管理等层面,切实体会管理学学习的必要性及其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04
教情分析推进教学改革
《管理学》课程教学要 “使学生成为一个开始认识自我并尝试确立目标和有学习计划的人,成为一个能多角度思考问题、善于与人合作和懂得沟通的社会人,成为一个意识和行为合格的组织成员,成为一个对管理感兴趣、有一定管理知识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运用管理思维和知识解决个人和组织管理问题的人。”这对大多数没有管理实践经验的教师是个挑战,教师自己要先想明白,通过教学设计,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利用哪些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和配合的素材丰富到何种程度,通过怎样的教学组织,让学生通过《管理学》学习能够做出上述改变,这是学生之所以愿意学习这门课程之动力之所在,也是教学改革的方向。
05
教材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管理学》课程教学承担着引发学生学习管理的兴趣、奠定管理基础知识、传授管理基本思维和分析与解决管理问题方法的任务,还承载着引领学生价值观的重要使命。教材既要引领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要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展示管理知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管理学》很好地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浙江大学邢以群教授等所著的《管理学》教材又可以辅助教学,其多样化、贴近学生的“管理问题”导引和丰富的多媒体情景资源等,配合教师适宜的引领能让学生感受到管理的魅力。
二、教学设计特点
△《管理学》教学观
教学设计要求
△《管理学》课堂
三分之二的课堂讲授课时用于课堂教学讲授,启发和引领学生学习,要求每单元课程设计有管理问题或案例开篇导引,有师生互动问题或案例等;三分之一的课时用于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报告、管理角色情景模拟、课外调查报告等。根据具体章节内容还要设计课堂外的案例分析大赛、社会组织现场观摩、与企业管理专家面对面等第二课堂教学环节。对学生要求用1:1的课外时间线上进行课程基本知识微视频学习、预习及课后拓展学习等。在教师讲授中,还要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网上音视频辅助教学信息、管理故事、案例、经典等穿插其中。学生讨论以学生身边的管理问题为主,以课外获得社会组织的管理问题为辅。
△《管理学》课堂
三、借力教学平台
四、课程特色与创新
(一)课程特色
1.与培养目标定位契合的实践导向性强
教学中分模块融入育人元素,结合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思政项目,课程团队集体备课,共性与个性结合,引导学生将个人价值观、组织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
2.与教学改革目标契合的线上学习资源丰富
教学资源呈现形式多样化、丰富化,促进了混合教学和翻转课堂,教与学效率与质量得到提升。
3.与学情相契合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采取参与式教学、案例教学、学生团队化学习、问题导向型研讨式教学等教学方法,灵活适应各民族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与交流中感悟管理。
4.学生的体验感、获得感增强。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贴近学生实际的管理情景化教学;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干中学、学中做,学习的推动效果好。
(二)课程创新点
1.充分体现“立德树人”育人观
教学中分模块融入育人元素,结合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思政项目,课程团队集体备课,共性与个性结合,引导学生将个人价值观、组织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
2.更新教学观念
体现教学学术观、教学民主观及教学协作观等教学观念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促进了“知识传递—融通应用—拓展创造”梯度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3.教育信息化手段深度融入教学改革
注重“互联网+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智慧化教学辅助工具和网络教学平台的有机结合和教学融入,促进了教与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
4.过程与结果有机结合的学习评价落地。
通过混合式教学,系统变革《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课程教学从向学生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强化过程学习与形成性评价,各教学环节与课中随堂小测验、考勤等一起构成学生平时成绩,占40%-50%,考试占50%-60%。
教师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承担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任务。在互联网时代,在知识唾手可得的今天,尤其新时代科技变革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课程建设和教学应如何改革,是每一名教师走上讲台前都必须深思的问题。《管理学》课程建设与改革仍然任重道远。
@金课:铺好人才培养的基石
@锻造一流本科课程 下好质量提升“先手棋”@新疆财经大学2020年秋季学期领导干部集中学习培训班开班
@新疆财经大学举行系列专题辅导报告会@新疆财经大学秋季学期领导干部集中学习培训结束
来源:教务处 工商管理学院